烟台河鲀“游”向海外(图)
图为:海关关员对出口河鲀进行现场监管 曲衍霖/摄
每年的9至11月份是河鲀出口旺季。9月23日,在山东烟台芝罘岛海边,烟台聚隆水产有限公司养殖的2300尾鲜活河鲀陆续被打捞、称重、装入筒中,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关员正在对出口河鲀实施现场监管,经检验检疫合格后,这批河鲀将被装入活鱼专用集装箱,启程发往韩国。
渤海湾三面环陆,常年风平浪静,逶曲的海岸线、温和的季风使得泥沙混合的海底植被极其完整,为河鲀提供了产卵孵化的天然产房。渤海湾畔的烟台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和先进的养殖技术,成为重要的河鲀养殖出口基地。目前,烟台河鲀年出口量占到山东河鲀出口总量的50%左右,主要出口韩国、日本市场。
“为了防止出口河鲀运输期间互相撕咬,我们将每条河鲀先单独装筒再装箱启运。”这家公司业务经理张绮娟介绍,河鲀在运输途中极易因缺氧死亡,这也是鲜活水产品出口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,所以通关物流速度对企业出口订单的影响非常大。
烟台海关开辟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出口属地查检“绿色通道”,实现出口河鲀“即报即验即放”,最大程度提升鲜活度、减少损耗。同时叠加海关“云签发”模式,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,实现企业自主申报、海关智能审核、企业自主出证,为河鲀鲜活出口争取宝贵时间。
“活河鲀的新鲜度是决定其市场价格的关键。通过线上检疫证书‘云签发’模式,现在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证书申领。” 张琦娟表示,河鲀从捕捞到装运出口,整个流程不到2小时,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鲜活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“我们在企业调研时发现,活河鲀出口附加值较高,但国外检验检疫标准也日趋严格。”烟台海关驻芝罘办事处稽查一科科长李林介绍,水产企业大多重养殖,而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检测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。
烟台海关对辖区内河鲀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帮扶,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养殖现场,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、动态开展食用水生动物疫病防治,构建起集风险分析、过程监管、产品溯源、疫病监测和药残监控为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。
“海关各项帮扶措施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,也为烟台河鲀等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商机。” 烟台聚隆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玉介绍,该企业今年以来出口活河鲀18吨,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。
据了解,截至目前,烟台河鲀出口企业已获得近300吨的海外订单,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%。(王明亮、林影/文)